腐植酸行业为何呈现“小、乱、散”的局势?

发布日期:2021-07-01 作者:景丰腐植酸 来源:www.humate-cn.com

  作为国际上腐植酸生产、应用、出口的大国,我国腐植酸生产企业数量众多,单个企业规模偏小,行业整体呈现“小、乱、散”的局势,笔者认为出现上述情况是由于如下原因:

 腐植酸来源迥异,生产工艺不同,产品质量批次间差异大

  农用矿源腐植酸广泛存在于土壤泥炭和低品位的煤炭中,其中低品位的煤炭(风化煤、褐煤)是腐植酸提取和资源利用的重要原材料。原料的异质性造成腐植酸分子量、官能团结构组成的差异,而这一差异又经不同的活化、提取、纯化工艺被进一步的放大,最终影响其作用与功能;反应到产品端就是质量良莠不齐,批次间不稳定;反应到客户端就是产品稳定性差、选择靠经验。
腐植酸行业为何呈现“小、乱、散”的局势?原因之一为腐植酸来源迥异,生产工艺不同,产品质量批次间差异大

  不同来源的腐植酸官能团组成不完全相同,有的甚至相差很大,甚至同一来源的矿源批次之间也存在较明显差异,这也会导致产品质量稳定性不好控制,通过感官评价腐植酸仍较普遍。

 腐植酸检测标准不足够精确

  腐植酸在国内已经开发使用数十年,虽多年来由多个单位进行过多次修订和新标准发布,但“有机碳换算法”仍旧是腐植酸检测标准的核心。碳、氧、氢、氮、硫是腐植酸的主要组成元素但有机碳并不能完全代表腐植酸,特定的元素配比及搭配,组成了腐植酸内羟基、酚羟基、羰基、羧基、醌基、甲氧基和芳香环等众多活性基团,这些活性基团才是腐植酸发挥关键作用的基础,因此只以有机碳为指标来检测腐植酸,以偏概全,无法将腐植酸真实有效的活性成分及含量检测出来,从这个角度来说:大多数对腐植酸分子结构的表述是用来看的,不是用来检测的。
腐植酸行业为何呈现“小、乱、散”的局势?原因之一为腐植酸检测标准不足够精确。

  某些标准对腐植酸检测是不同原料来源叠加碳系数,风化煤、褐煤、泥炭内的碳系数分别为0.64、0.58、0.51,我们在计算时采用哪个碳系数来计算腐植酸含量呢?只能靠生产商提供,而采购方只能靠经验。

  那么面对这样的局势,我国该如何做出改变?该如何改善这种“小、乱、散”的局势?下篇文章《面对腐植酸行业“小、乱、散”的局势,我国该如何标新立异?(前篇)》笔者将分享自己的见解。

上一篇:矿源黄腐酸钾在水稻上的作用试验:水稻喷施矿源黄腐酸钾节水效应和增产效果

下一篇:面对腐植酸行业“小、乱、散”的局势,我国该如何标新立异?(前篇)

产品分类